中学生“惩戒”之我见

郭建华 郭建华 关注 心理咨询从业人组 1级
发表于开放海滩版块

案例:

场景:初三诊断考试考场。

人物:监考老师、学生。

考试伊始,监考老师宣讲了考试考场的纪律要求,尤其特别提醒同学:这次考试对大家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杜绝考场作弊。老师说得铿锵有力,学生听得认真、谨慎,频频点头。考试前半场很平稳,大概在后半场快要结束时,一位同学因为夹带被监考老师视为作弊处理了。老师说得义正言辞,情绪特别激动;学生不断解释,希望老师改变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最后,这位同学被移交教导处,因为这孩子情绪极其激动,也就免了对他处罚。

分析:

1、         首先,我觉得对这孩子给以适当的处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考试作弊本就是不该的。除了是违反了规则之外,还助长了心性的惰性,这才是最可怕的。要让犯错的学生明白,人要学会承担,既然选了,就要为此担责。而担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勇气、勇敢的教育过程,而这种品质对中学生来说太可贵了,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这也才不失我们教育的本质——引人走向良善,激发本性中良、善的品质。

2、         其次,如果说第一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那么这一点则是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我个人觉得,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行为的底色应是“爱”,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惩戒行为本身来说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就拿以上案例来说,监考老师对这位犯错同学给以了“作弊”惩戒,并不是为了对付学生,让他难堪、出丑,而是就想让他明白:如果这次带了夹带,那么下次考试再带夹带,尤其大型的考试中,可能会给自己的档案带来污点,而影响他以后的人生。但是,很可惜的一点就是,这位老师没有能把自己的这番良苦用心真实地告诉孩子,只是一味地被自己的愤怒情绪席卷,因而学生产生了极深的恐惧,其实,这位同学的恐惧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作弊行为,而是对老师的愤怒的恐惧。所以,太可惜了,对孩子和老师来说,失去了一次多么宝贵的教育过程。

3、         最后,我理解的“惩戒”二字,“惩”是基于爱,最终的目的是“戒”,是让我们的孩子心中有“戒”,有敬畏之心。

甘肃,兰州

评论列表 评论
刘忠玲 刘忠玲 VIP启程组 6级 2#
这样以“例子”的形式呈现还挺好。对于“戒”这个词,你理解的“有敬畏之心”,我听着很有感觉,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多时候就是缺乏敬畏之心,不知道敬畏什么,这样其实真是挺可怕的 。
何兰 何兰 心理咨询从业人组 0级 3#
学生的恐惧不是对犯错的恐惧,而是对老师愤怒的恐惧,这一点对我来说还挺触动,这个地方发展出来的是对权威的恐惧,而不是对规则的敬畏。

四川,成都,武侯区

刘柳 刘柳 心理咨询从业人组 0级 4#
第一段的分析还是挺中肯的,没有陷入个人的评判。第二段是否有个人投射还需要自己再去看下,老师是否有这样的良苦用心,孩子的激动是因为老师带来的,还是因为可能的后果带来的,都需要分辨去看。感觉这里面染了自己的理解,没有那么客观。另外“惩”是否基于爱,我个人持怀疑态度,有时候规则是无情的,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是和“知”更有关系吧。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底色也和“爱”联系,感觉也是有染,过度强调“爱”,是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北京,北京,朝阳区

梁光琼 梁光琼 普通会员 0级 5#
好多老师的确难以做到觉察,会失去了目标,最后带出了自己的很多情绪。

河南,郑州,金水区

发布评论

评论: 中学生“惩戒”之我见


免责声明
1、能心舍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在本部落社区进行学习交流,所有人员须遵守中国国家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规定,共建有益健康互联网环境。
2、尊重他人权益。如果转载须获得授权,无版权例外。发布文章 回帖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等请自行解决版权问题,如果发生侵权,发布者须自行承担责任。
3、尊重他人权益。分享心理咨询案例、参与活动收获等,请注意保密等心理原则,发生泄密等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分享人自行承担。
4、如果发现有人使用您未授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nxs@yxrg365.com
(0) 分享
分享

请保存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