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送一个七八岁小朋友到地铁站,一路上交谈,发现他不断抿嘴唇,嘴唇也因经常抿而发紫了。“小小明,为何,老抿嘴唇呀?哪里不舒服吗?”妈妈接话题说:“解释说,叫他不要抿,老是不听,叫他涂唇膏也不听。改天准备带他去上医院看医生。”“哦,这样呀。”
继续与孩子对话:“是不是想要抿住什么,或者有什么不能说的?”孩子说:“语文老师每次打我,我特别生气,打手心,每天都打……”说的都快哭出来了。是呀,被老师打,很生气,但不敢表达,只好尽力了抿住;很疼,也不敢哭,谁让自己不乖呢,哭了说不定还会被嘲笑,只好尽力了抿住;回到家也不敢说,说不定还会挨骂或者挨揍,只好尽力了抿住。抿着抿着,就成了习惯;抿着抿着,就抿出了毛病。
抿着背后有着太多需要表达的情绪。如果压抑的情绪没有得到表达和看见,也许看遍医生还是会反复发作。
记得曾经一个的女生,安静而乖巧,长期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也习惯了抿嘴,也抿出了疾病(嘴唇肿痛、发紫),反复发作,看遍中西医,还有民间的偏方,依然不见好,最后发展成为季节性慢性疾病了。慢慢地家里人意识到这个情况,家长通过心理咨询,改善亲子关系,家里人也能看见这个女儿,有意识地允许这个女儿去做一些日常情绪表达需要,女孩的抿嘴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好了。
当你用心去观察和感受,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是有心里情绪表达的需要,如:孩子无法控制的眨眼、怪异的发声、抿嘴、咬指甲……当孩子出现这些相对“怪异”的行为时,可以尝试去感受和理解这些“怪异”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福建,厦门,思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