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摄影,摄影眼所看到的世界、摄影作品的展现出来的情绪、内容,经常深深地打动我,引发我很多感受和思考。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走心的。
在学习摄影时,老师的第一课就提到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提出来摄影三原则: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二、如何把注意力集中在被摄主体上,主体突出;三、画面简洁了吗?当摄影遵从了这三原则时,拍出的作品就会更好看,打动人。
当听到这些时,我突然get到“摄影眼”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它是符合人的“心眼”规律的。就这三原则,我将我浅显的领悟向大家分享一下:
原则一:主题鲜明:主题的内容、氛围。摄影作品的主题呈现了作者想表达什么。一幅优秀的作品,不仅要清晰地表现拍摄主体,而且还能表达出一个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这如我们在一个意象里去体察着它的象征意义时,了解它在心理意义上的主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内在探索。也许我们人都有寻求含义的强烈倾向,这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看看这幅图,它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会让你的躯体和内心升起什么感觉,有什么触动?
原则二、主体突出
在我们进行意象体验时,不是对意象浮现的所有画面信息都能关注到,往往会对特别有感觉的或重要的部分进行体察。当我们具体化去体验时,更是在突出的主体上去做工作。
有经验的摄影师会有意识地运用构图的艺术手段,让主体与背景分离,而把所要表达的主体更为突出地表现。同时也会将观众的视里引向主体。
原则三、画面简洁
摄影师在取景、构图时,会观察主体周边的干扰物,然后巧妙地避开它们;还要关注背景,在颜色、形状、虚实上,去呈现主体,让主体更为丰富和饱满。
体验中,特别是意象建构的体验里,也常可以看到,主题背景下,子人格、子人格群体与环境内容、氛围所产生互动里的提炼出的简洁与有效的信息。比如,剥去繁杂,看到了心理关系、心理需求、信念等。这仍是围绕着意的工作。
摄影创作的探索还有很多,构图里,既有局部,又注重整体感;既有画面呈现,又有心理含义;既有闭合性,又有连续性、相似性等等,它的创作和表达经常可以看到内心运作的规律。在摄影的练习和创作中,当和被摄主体的感觉在一起时,本身就是慢下来,与之在一起,有连接接地进行的身心觉察的体验过程。创作的思考,是理性加感性的结合;作品呈现,是作者艺术表达、内心流动的过程。这也是我喜欢摄影的原因。
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节奏,很多人疲于工作和生计,与自己的内心愈加远离,情感麻木,影响到了心身健康和生活品质。于是,很多人开始关注回内心,让节奏慢下来,找一个生活情趣,比如插花、摄影等,让艺术美来陶冶身心,重新学习与内心自己的连接。摄影,也可以作为一个媒介,进行内心体验的探索的工具。
(以上照片来自原创)
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