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和“知”如何运作的?

刘忠玲 刘忠玲 关注 VIP启程组 6级
发表于开放海滩版块

    最近遇到很多事情,自己当有决定或者是冲动想要去做的时候,很快就会闪过一些念头,例如:“我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么了?是不是要带点觉察?”然后心里会有种不踏实感,我便会马上在心里过一下,体会一下:自己怎么了?感受是怎么样的?然后更多的会去看自己做事情的动机是什么?(其实不是很容易能够看到动机是什么)。但是当知道自己是怎么了,自己想去做事的动机是什么的时候,我会选择继续做,或有时候就放弃不去做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在“行”之前先对“自知”有一些了解后,再决定要不要行,如何行。当这样几次事件下来后,发现这样可以避免盲行和被情结拉走。

     今天又发生个事情,同事跟我说:“你学心理学的,有没有什么关于定期身心健康状况的信息表?我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就说:“这种东西,网上很多的,你找一找就能找到。对方接着说:“上级部门要来检查,我不知道怎么弄。”看着她很惆怅。这个时候心里又升起了一个念头:如果这个事情我去做,至少也算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让大家知道我在学心理学。有了这个念头后,我就回应对方:“那这个我帮你弄一个表格吧。对方表示很感谢后就走了。事后,我问自己:自己为什么会接这个事情来做。体会到其实有很多方面:第一,别人的话好像有个意思:你学心理学的,这个东西你就应该会,如果你不会了,好像你就不是学心理学的。而我帮忙了,其实是一种对外在的证明;第二,动机不仅仅是帮忙,其实是还想让更多的同事知道我在学心理学,以后说不定有用,可以用心理学在工作中做些事,把学的东西用起来;第三,其实是有些得意的在显摆:“你束手无策的东西,我会。”是决定去做后才细致的体会到这些,同时我也不后悔帮忙,心里也挺踏实的。

     遇到事情先不忙行动,也了解情况、了解自己,是训练“自知”,有了自知再去“行”,有种明明白白的行动的感觉,人更踏实,也更容易做到就事论事,而不掺杂太多的情绪情感。

评论列表 评论
戚永贞 戚永贞 心理咨询从业人组 6级 2#
现实事件的触动、回观、分辩、剥离,与应对,有种清醒和承担。

江苏,南通

发布评论

评论: “行”和“知”如何运作的?


免责声明
1、能心舍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在本部落社区进行学习交流,所有人员须遵守中国国家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规定,共建有益健康互联网环境。
2、尊重他人权益。如果转载须获得授权,无版权例外。发布文章 回帖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等请自行解决版权问题,如果发生侵权,发布者须自行承担责任。
3、尊重他人权益。分享心理咨询案例、参与活动收获等,请注意保密等心理原则,发生泄密等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分享人自行承担。
4、如果发现有人使用您未授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nxs@yxrg365.com
(0) 分享
分享

请保存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取消